005:他们过时的节俭,其实是匮乏时代的美德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-07-06 04:28:44

昨天的文章「和父母一起生活,我每次拉开冰箱就胸闷」讲到父母身上种种与时代脱节的饮食习惯,我的原意并不是为了吐槽。

其实,我和老婆私下交流时,我经常会补充一句:每个生活习惯与物质丰裕时代严重脱节的父母,都是匮乏时代优秀品质的继承和发扬者

我这不算是刻意拔高。

惜物是上了年纪中国人的共同特征。这是匮乏时代的生存要求,既是观念也是能力。同样是缺吃少穿,你家是井井有条还是处处捉襟见肘,实在是这种能力的折射。

其实,仔细想想,你或许会同意这样的看法。你家不会因财力不足而错失决定命运的关键机会,或许正是因为每个细节里节俭到近乎变态的日积月累之功

前两年我爸妈在北京住,认识了小区一位湖南老乡。不夸张地说,我父母的勤俭能达这样的程度:如果小区有人装修扔了些废旧,我家很快就会多出一小捆码放整齐的旧木方,一小堆敲直的旧钉子。然而,那位湖南老乡却让我父母大为崇敬。

大概是我对那位老乡克勤克俭事迹满脸不屑的嘴脸,让他们觉得是因为没有眼见为实地受到教育,于是老头的拖鞋被借来让我观瞻,这双夹板拖鞋的海绵底像一张地图——鞋底老化碎裂后,主人居然用各种绳线把它给缝合起来

我当时就炸了,这人得对节俭抱有何种变态的偏执才会有这功夫啊?

这几年我回过味来,因为我从创投圈里一些企业家身上也能看到类似的偏执。他们追求的是另外一些东西,譬如意志力、专注力、耐受力等等,总而言之,他们有一种对自我管控能力的强烈爱好。

他们看中和追求的能力,对他们的事业当然大有帮助,但远远超出实际需求,他们沉醉于此。就像我爸妈认识的那位邻居,缝拖鞋带给他的成就感,不是节约出一双拖鞋钱带来的享受,而是自己的节约又达到了新境界。

这个邻居是位退休工程师,他有个极为能干收入很高的女儿,只是女儿现在美国发展,把房子留给他独自看守。

其实,长辈身上有与时代脱节的俭省可以吐槽的人,或多或少应该感谢父辈身上这种不合时宜的品格,如果父辈是同代人眼中不会过日子的人,子女大概今天还在忙着为温饱挣扎,没那么多闲暇在网上吐槽自己的父母:在物质丰裕的今天,为何还会如此不合时宜地俭省。

我的记忆里,匮乏年代其实周围就一直有这样的邻居,他们的孩子不会在成年还保有这种不愉快的童年记忆:明明家里买了一筐好苹果,但是,孩子们吃到的每个苹果都是坏的,必须用刀削掉一部分。

因为苹果之类的食物,在这样的家里通常都留不到第二天。

昨天的文章转到一个微信群,我开心地发现,大家对此话题虽然极有共鸣感触,但如何说服父母的苦恼远远大于吐槽的愿望,而且话题迅速转向父辈经历的匮乏甚至是饥荒上。

也许这个群的主力是三十岁以上、学习能力极强的男性为主,对传统和长辈的敌意远不像中文互联网常见的那般强烈,甚至会有同情与理解的倾向——中年人的经验里,物质匮乏环境对人的塑造和改变,持续的饥荒甚至可能对人群形成筛选效果,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

大家最希望能说服父母的是饮食习惯,因为老一辈的饮食习惯,无论是保持以往的勤俭习惯,还是相信传统文化的养生之道,都是极不健康的。如果对子女意见的信任,能像达到他们对自己看到的信息(往往是有意无意的骗子)的一半,人生该是何等的幸福啊。

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洛克菲勒传,受家庭和宗教的影响,洛克菲勒把极度勤俭自律的习惯保持到99岁去世,他身上被视为美德的生活习惯,在上一代中国人身上非常普遍。

但是,那种近乎本能的、只能描述为无缘由的对饥饿的恐惧才有的节约行为和技能,洛克菲勒身上完全没有,似乎这在全世界都不太容易看到。

而随着他们的老去,他们身上那些应对饥馑的丰厚实践经验,怕是要永远失传了。作为一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,我并不认为人类科技树上的这些独特的技能,将来一定就是不会派上用场的。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